2003 年,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学校按研究型、应用型、技能型分 类发展的理念。2019年,课题组在承担省级重大课题“新时代我国大 学课程教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”研究中发现,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 型中办学定位存在“学术化”与“职业化”两极分化问题,课程教学 体系缺乏科学的类型定位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。 课程教学体系直接影响人才供给对新质生产力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的支撑力和学校办学特色、核心竞争力的生成度。

        德州学院、聊城大学等高校深刻认识到:地方本科高校应以“应 用型”区别于“学术型”,以“创新人才”区别于“技能人才”,确立 “品德高尚、身心健康、素养广博、专业厚实、能力卓越、勇于创新, 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家国情怀、国际视野和卓越实践创新能力”的应用 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。

image.png

        本成果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,建构了“三维融合、 五位一体”课程教学体系。

        三维融合,即坚持“理论基础与应用能力并重”理念,把学生实 践创新能力培养有机融入“理论教学、科创活动与实践体验”全过程。 理论教学环节采用项目式、研讨式教学,强化基础理论、基本知识、 基本思想方法和发现、提出、分析、解决问题能力““三基能能”培养。 科创活动环节按““一专业一竞””组建学生科创团队,“早进实验室、 早进课题组、早进科研团队”,培养学生创新思维,提升科创实践力。 实践体验环节把实验、实训、实习、实践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进 行一体化设计,系统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。 

         五位一体,即通识、专业、拓展、科创、实践五大课程模块协同 发力,支撑应用型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潜质和岗位创新能力培养,保 障厚基础、重科创、强实践人才培养理念落地落实。

         为保障教育教学改革实施,建构了“标准设定-过程监控-多元评 价-反馈改进”一体化质量保障体系,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提供了坚 实支撑。

微信图片_20250920112704_5_321

        成果实施以来,教育改革创新和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 学生创新能力、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,被主流媒体广泛报 道,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较大影响。

微信图片_20250920112704_6_321

        成果解决了如下教学问题: 

         (1)解决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“学术化”与“职业化”两 极分化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的问题。 

         (2)解决了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、专业课程、拓展课程、科创 课程、实践课程五大模块结构性失衡和割裂运行的问题。 

         (3)解决了五大课程模块教育教学实施碎片化、分离化,一体 化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合力不足问题。